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行星科學》雜誌:1998 OR2小行星是衝擊變暗隕石的一個可能來源!

《行星科學》雜誌:1998 OR2小行星是衝擊變暗隕石的一個可能來源

时间:2025-11-02 13:09:51 来源:筆飽墨酣網 作者:房產 阅读:204次
《行星科學》雜誌:1998 OR2小行星是衝擊變暗隕石的一個可能來源
亞利桑那大學Kuiper空間科學大樓頂部的RAPTORS係統被用來為這項研究收集數據
《行星科學》雜誌:1998 OR2小行星是衝擊變暗隕石的一個可能來源
研究人員研究的Chergach隕石顯示了衝擊變暗的證據
(神秘的地球uux.cn)據cnBeta: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種特殊隕石的潛在來源,它的特征可能有助於解釋近地小行星分類中的某些差異。2013年,當車裏雅賓斯克火球在俄羅斯上空爆炸時,它在地球上留下了一種相當罕見的隕石。車裏雅賓斯克隕石和其他類似的隕石的區別在於,存在著由一個被稱為震蕩變黑的過程造成的暗紋。然而,很長一段時間行星科學家還無法確定這些特殊隕石的附近小行星來源。
來自亞利桑那大學的研究人員在最近發表在《行星科學》雜誌上的一篇論文中確定了一顆被稱為1998 OR2的小行星是衝擊變暗隕石的一個可能來源。這顆近地小行星寬約1.5英裏,於2020年4月近距離經過地球。隕石是小行星的碎片,在太空中斷裂後墜落在地球上。
"震蕩變暗是一個改變過程,當某物撞擊一個行星體,其溫度足以部分或完全融化這些岩石,並改變它們在人眼和我們的數據中的外觀時,就會引起這種改變,"研究的主要作者亞當-巴特爾說,他是亞利桑那大學研究行星科學的研究生。"這個過程在隕石中已經出現過很多次,但在小行星上隻在一兩個案例中看到過,這些案例在主要的小行星帶,即火星和木星之間發現。"
Battle的導師、這項工作的共同作者、行星科學教授Vishnu Reddy在2013年和2014年發現了主帶小行星上的震蕩變暗。Reddy與工程教授Roberto Furfaro一起,共同領導月球和行星實驗室的空間領域意識實驗室。自2019年以來,Battle一直在該實驗室工作。
"撞擊在小行星和太陽係的任何固體物體中非常常見,因為我們從航天器圖像中看到這些物體上的撞擊坑。但是來自這些天體的隕石上的撞擊融化和震蕩變暗效應卻很罕見。"Reddy說:"發現一個以這種過程為主的近地小行星對撞擊危險評估有影響。"Adam的工作表明,普通的碳質軟玉小行星如果受到衝擊變暗的影響,在我們的分類工具中可以顯示為碳質材料。這兩種材料具有不同的物理強度,這在試圖偏轉一個危險的小行星時是很重要的"。
Battle、Reddy和他們的同事使用RAPTORS係統收集了1998 OR2的表麵成分數據,該係統是校園內Kuiper空間科學大樓頂部的一個望遠鏡,並確定它看起來像一個普通的軟玉小行星。軟玉小行星的外觀較淺,含有橄欖石和輝石等礦物。
但是當研究小組通過一個分類工具運行數據時,它表明這顆小行星是一顆碳質小行星,這是一種小行星,其特點是顏色較深,相對沒有特征。
"不匹配是讓該項目開始調查差異的潛在原因的早期緣由之一,"Battle說。"這顆小行星不是普通軟玉石和碳質小行星的混合體,而是根據其礦物學,它肯定是一顆普通軟玉,它已經被改變了--可能是通過衝擊暗化過程--在分類工具看來像一顆碳質小行星。"
衝擊帶來的暗化在20世紀80年代末被假設,但沒有得到重視,直到2013年,俄羅斯上空的火球產生了具有衝擊暗化特征的隕石,這種現象才開始被研究。
包括Reddy在內的科學家們開始對震蕩變暗更加感興趣,很快他們就在主要小行星帶發現了震蕩變暗的小行星。Battle說,在地球上,2%,即大約6萬塊普通軟玉隕石中的1400塊經曆了某種程度的衝擊或撞擊過程。
研究人員能夠排除很多其他潛在的原因,1998 OR2似乎是一顆碳質小行星,而不是一顆普通的軟玉。造成這種差異的一個可能的原因可能是空間風化,即暴露在空間環境中導致小行星的表麵發生變化,但如果是這樣的話,小行星的顏色會顯得比實際情況略微紅一些。衝擊變暗是一個過程,可以抑製橄欖石和輝石的出現,同時也使小行星的表麵變暗,看起來像一個碳質小行星。

(责任编辑:地方)

推荐内容
  • 典範街機重製 《殺足皇後:烏》搶先試玩體驗陳述
  • 細數遊戲中那些勾引腐女的肌肉男
  • 時尚百搭女神服裝(時尚女服裝搭配)
  • 2019普凶島王權免稅店退稅攻略
  • 《彩虹六號:圍攻》免費周將開啟 統統幹員/輿圖皆能玩
  • Jeep牧馬人高地版上市 售47.99萬元